中小银行应紧抓 财富管理需求 日渐增长的市场机遇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理财产品,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相关市场人士指出,《意见》的发布从政策上支持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银行可以创新金融理财产品与提升金融服务,实现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推进大零售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怎么样才能做好做大财富管理业务,是银行业在息差收窄的背景下关注的话题。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多家银行近年来遭遇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下滑。有“零售之王”之称的招商银行,战略重点之一是做大财富管理,推进业务模式转型。而从年报披露来看,在招商银行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中,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20.05亿元,同比下降22.70%。
财富管理的代理及委托手续费业务是拖累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的因素,在多家上市银行中存在此现状。有机构分析认为,长期资金市场波动、监管政策调整及同业竞争非常激烈等多重因素,给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带来压力。但也有观点认为,财富管理业务遭遇的压力,根源在于银行服务同质化严重。
其实,财富管理业务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有目共睹。在日前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谈及“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前景广阔”时表示,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且持续壮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为财富管理行业带来庞大且稳定的客户基础。从金融实物资产配置比例看,当前中国家庭的现金和储蓄占比超过一半,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约三分之一的中等水准。随着居民财富持续积累,财富管理需求正在向多元化、专业化配置转型。
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也对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具有非常明显影响。此次发布的《意见》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研发符合参加人养老需求、具有长期限特征且具有一定收益率的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促进养老财富储备和稳健增值。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商业银行未来将在财富管理业务中大有作为,既致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也可满足养老金融的需求。
上市农商银行中,上海农商银行明确“以财富管理为引擎的零售金融服务体系”战略布局。从2024年年报披露来看,上海农商银行通过完善产品布局、搭建资产配置体系,提升专业化经营能力;通过差异化定价、优化经营销售的策略、总量控制等举措,持续优化储蓄存款结构,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实现负债成本有效压降。2024年末,该行零售AUM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63%;其中储蓄AUM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0.20%。此外,重庆农商银行通过理财子公司推出乡村振兴类系列打理财产的产品,开创“财富管理+乡村振兴”新模式,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理财投资于农闲,收益助力于农忙”的贴心服务,致力于成为广大县域客户最让人信服的理财专家。
与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相比,中小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存在一定难点。例如,客户基础差,以风险偏好较低的老年群体及资产分散的普惠客户为主,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优质客户容易流失。不少中小银行财富管理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产品与服务单一,以“固收+”产品为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的服务体验感较差。有的中小银行提出发展财富管理业务,但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人才队伍建设及配置难以跟进,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大型银行差距明显。
中小银行寻求大零售转型,应该顺势而为,抓住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与转型的市场机遇。财富管理业务具有轻资本消耗属性,是改善银行盈利能力的途径之一。中小银行不能因为近年来其他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遇到的波折而轻易放弃,而应主动弥补财富管理业务的短板,培育非息收入新的增长点。转变经营理念,更好地实现用户的财富管理需求,完善产品体系,作出自身特色,仍是中小银行提高竞争力的抓手之一。落实好《意见》提出的“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理财产品”,对中小银行来说大有可为。
上一篇: 绿色引擎驱动高水平发展 上海标杆企业探索节能减排创新实践
下一篇: 全国夏粮收成过九成夏播粮食进展近多半